Hi!我是楊宇聖,在勝綸企管顧問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,擁有基礎採購人員證書,個人特色為 ,期待和你建立職場人脈

楊宇聖
Giver職涯志工
總經理
勝綸企管顧問有限公司
21
關注者
0
關注中
楊宇聖
Giver職涯志工
總經理|勝綸企管顧問有限公司
私立南台科技大學
工作經歷
總年資
25年(含)以上 工作經驗
總經理
2021/04~仍在職
勝綸企管顧問有限公司
講師、評估師
2018/08~仍在職
業務輔導員
2010/03~仍在職
臺南職業訓練中心
副總經理
2020/10~2021/03
人資長
2018/04~2020/09
企業績效服務經理
2017/03~2018/02
西
總監
2015/10~2017/02
西伊歐技術與諮詢顧問股份有限公司
執行長
2013/08~2015/09
銓國人才發展育成股份有限公司
處長
2012/01~2013/07
德鍵企業有限公司人才發展創新中心
主任
2011/03~2011/12
德鍵企業有限公司附設職業訓練中心
參謀官
1989/12~2011/03
聯勤
業務輔導員
2010/04~2011/02
台南職業訓練中心
副組長
2006/12~2010/03
聯勤
採購
2001/01~2006/05
聯勤
庫長
1997/05~2000/07
聯勤
學歷背景
2006/07~2009/06
企管系 | 碩士畢業
證照/證書
基礎採購人員證書
門市服務乙級技術士
養老運營管理講師(Trainer for Care Management)
ISO14067:2018產品碳足跡查證師
ISO14001:2015環境管理系統稽核師
ISO14064-2:2019溫室氣體專案型查證師暨確證師
ISO14064-1:2018溫室氣體盤查主導查證員
教育部講師證書
專案作品
明確職務設計的重要性
最近常聽聞,雇主囿於「工作場所性騷擾防治措施準則」第6條第二項:「雇主於【知悉】性騷擾之情形時,【應】採取下列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...」;又「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預防指引-第四版」雇主【應】建立【疑似】職場不法侵害事件通報機制...,企業對於受理處理勞工「動輒」提出被性騷擾、霸凌等訴求情事真可謂疲於奔命。 要說,倫理是法規與道德的區間,法規是底線、道德無限上綱,我們必須要謹慎因應外,對於該如何做到【善盡管理責任】,才是尋求共同解的唯一公約數,當無法舉證之際,就會變成百口莫辯,更甚又要面對事後主管的洩氣、不值得等等的情緒反應,因此真的要說不可不慎啊! 鑒於此企業主、人資主管除應對各項定義了解外,更應對於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324-3條規範,要有一定的認知與理解,特別是要重視危害預防及溝通技巧訓練; 常言道「預防勝於治療」,但是當組織出現風險徵兆之期,又有多少人會看見呢?多為結果論者眾,事後諸葛人人都會,故防範於未然實為當前企業應該要有的認知,因此我們來談談「明確職務設計的重要性」: 隨著時代變遷,組織設計已經關乎到整體運作的效率,我們都知道安靜離職(quiet quitting)已經嚴重影像員工投入度(employee engagemen),員工並不是真正離職,而是朝向組織交付任務的最低限度提供勞務為度,這已經是國際整體勞工意識的走向皆如是,當然企業很快地提出了安靜解雇來應對,但這治標不治本的對策,並無法真正解決問題。關鍵應該是把重點劃在如何務實的將工作內容標註出來,招募如此、績效考核如此、薪資給與更是如此,試問招募就無法將工作內容講清楚,含糊地以主管臨時交付任務來包絡,只是徒增日後員工怠惰,致人資必須準備以勞基法第11條五款來因應的窘境比比皆是,加上主管用人的習性使然,讓企業人資更加有心也無力、惡性循環只會是雪上加霜啊! 136定律來說,人資當然對於招募成效有責無旁貸的職務要求,然用人主管的培育與智能才是企業投入人才資本的基礎,殊不知即便人資憑藉著測評工具的輔助再三進行確認,領導管理已是員工投入的關鍵要素,各階管理者的困境並非只有任務達成的迫切感,是否真的理解組織的領導文化?能夠降低因為管理罅隙引發的組織風險?更甚至達成善盡管理責任?此仰賴組織於主管就任前得以進行充分溝通為藉,然我們可以從諸多層面去發現優化,此可謂企業永續發展的根本,不可輕忽的。
企業為勞工投保的必要性
近來不斷有勞工加保必要性的詢問聲音,只能感嘆愈來愈多的專業人士在外為企業服務,結果地底是埋了多少炸藥啊!提供法源給大家運用: 全民健康保險法第10條即使公司只聘僱一位勞工,也必須幫該員工投保健保;又函示週工時大於(含)12小時,即視同專任員工,應由機構為其投保健保; 勞工保險條例第6條「雇工五人以上即應加保」; 勞工退休金條例第7條「即使公司只聘僱一位勞工就必須為其提撥勞退」;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第6條「只要勞工是受僱於領有執業證照、依法已辦理登記、設有稅籍或經中央主管機關依法核發聘僱許可之雇主,雇主就必須為其投保職業災害保險」。 行政罰 1.勞工保險(勞工保險條例第72條):短報差額四倍; 2.健康保險(勞工保險條例第72條):短報差額二到四倍; 3.勞工退休金(勞工退休金條例第53條):短報差額,每超過一日繳費加徵3%的滯納金,最高罰到一倍; 4.職災保險(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第98條):罰2萬到10萬元。 以上整理條文請詳閱原法規內容。要說企業除承擔風險外,另有民、刑事責任。因小失大,不可小覷啊! 我們不是雇主,但應該要盡到專業幕僚意見的提醒。
人資互勉文
在一個因緣際會的場合,見到了某著名國立大校人資所引導出的兩件事,其一是上班要把戲演好、其二如果科技業開了一個人資職缺,就代表一個戰士死了。 這血淋淋的職場宮鬥劇,出現在自以為人資殿堂傳授,那學成返回職場的人資會是什麼樣扭曲的心態? 我們一直在談Knowledge、Skill、Attitude,冰山下的人格特質是人資招募時,期待能夠及早發現的重要元素,竟然未來主其事者的心態,在學校養成階段就已經被摧毀得如此殘破了,特質,不過就是一個笑話嗎?職場的文化塑型何其不易,高等學府且如是,我們真的只能徒然嗟嘆啊! 川普的反其道而行,我們尚能夠諒解他粗暴背後的卑微;感嘆新進人員的團隊意識薄弱,是冰山上窺見的,冰山下真的是仰賴我們一步一腳印去體會。人資一定是間接人力中與產值不對等的職務,但還是要意義深遠的自我打氣,我們是組織不可或缺的潤滑劑,本心、初衷堅定了,未來才有機會。 稻盛和夫在工作的方法一書中提及「好的工作、要由好人來成就」,我們是真好人還是假好人?我並不是名校出身,但,我相信只要努力,一切都可以做得到!
沒有搞不定的工作、只有沒搞好的關係讀書心得摘要
年假期間拜讀年前購入的「沒有搞不定的工作、只有沒搞好的關係」一書(有點難搞定(laugh)),謹將目前心得與大夥分享: ●最佳可能工作關係(Best possible relationships,BPR)建構在安全、有生機及可修復三要素之上。這與員工投入三要素可得性、意義性與安全性得以相互呼應,只是更強調在關係維繫上。 ●人們會加入某個組織,但會因某個管理者而離開,你不會想要成為那個管理者、也不會想要有那樣的管理者。 ●打造最佳可能工作關係三件事:具有共同的責任關係、接受談論期待和未來困難的關係、與對方更加深入了解。 ●積極管理族群感、維持期望的清晰度、巧妙運用地位來營造自主權的感受。 ●保持好奇心的時間長一點,急於採取行動給建議的速度慢一點。這就是引用事緩則圓的直白表述。 ●掌握權力者很可能提出問題,自己卻避而不答。這也就是組織中要求建立與破壞制度者,多為同一人的倫理困境。 大缺工將暫時無法得以有效改善,川普明確扼殺DEI加上馬斯克看待勞工的角度,美國主義將令ESG的社會面更加艱困,仇視與結果導向是我們必須接受的局面。 我們,就讓子彈飛一下吧!
做自己未來的主人
了解神秘的薪資不難
發現自己勝任愉快的工作,跑起來!
企業如何找到合適的人、一起創造競爭力
強化職務溝通、遠離安靜離職
後疫情時代餐飲業不可不知的變革趨勢
打造企業人才從工作分析做起
人資不可不重視的-員工績效改善計劃書
專長
其他:基層主管訓練、中階主管訓練、企業內部講師訓練、職場倫理與人際溝通、顧客關係管理、消費者行為、職涯講座、就業市場趨勢分析、履歷健診
門市服務:門市經營企業診斷、門市教育訓練、門市人力資源管理、門市工作分析與SOP建置、服務禮儀、服務危機點管控、門市行銷企劃、乙、丙級技術士輔導
專案管理:專案管理導入與實務應用
人力資源管理:企業選才與徵才、工作分析與職務說明書建置、職能管理與人才發展、有效的績效面談、適配的績效管理應用、面試技巧與工具應用、勞資事務應用實務管理、企業法遵實務應用與管理、薪酬設計與管理應用
顧問諮詢服務:企業診斷、人力資源管理、營運管理策略、專案管理、問題分析與解決
語文
英文中等
台語精通
一零四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 版權所有 © 建議瀏覽器 Chrome / Edge
在104人才社群,連結職場人脈,拓展你的機會圈。